我們究竟為什麼要結婚?

2023-11-15     胥啟鳳     反饋
5/6
04. 幸福婚姻的心理學解析

幸福的婚姻的樣子,是兩個人都對彼此發展出「客體之愛」—— 即我真正的愛上對方這個人本身,我深深的理解和看見了ta。

愛情最初來自於我們對另一個人和關係的幻想、理想化、新奇感,讓我們產生強烈的愛的感覺,即「激情之愛」。

這些感覺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移情,也就是我們的父母與我們的早期關係互動中美好的部分, 父母曾經愛我們的方式,我們對父母的欣賞或認同的部分,以及我們理想中的自己的樣子。

還有一部分來自於社會文化中對理想伴侶和美好愛情的描述,而新奇感更是給這種愛情增添了新的刺激。

我們受早期親密關係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內心形成了一個「我大機率會愛上什麼樣的人」的模板, 這時候這個人不是獨一無二的,而是誰與這個模板好像越接近,我越可能愛上誰。

由於我們懷念著過去熟悉的美好,又有著改變父母的願望,加上熟悉的關係可以給我們帶來安全感。

因此,與父母有著某些相似之處的人更容易激起我們內心「渴望與對方在一起」的感覺,我們更容易選擇與父母有些相似的人。

這也意味著父母之間的愛情是否幸福,我和父母相處時是否感到幸福,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在婚姻中可能獲得的幸福感。

所以我們最常見到的幸福的婚姻,是伴侶的其中一方找到了與自己的父母相似的人, 並且這個人既擁有原來親子關係中熟悉的「好的部分」,又改變了原來親子關係或父母的夫妻關係中渴望改變的「壞的部分」, 甚至還帶有這個人本身獨特的與父母完全不同的「好的部分」。

最終兩個人都成為了全面的更高級版本的理想化的父母的樣子,或成為父母其中一方所理想的愛人。

愛情由這樣最初的「激情」推動,其中一方或雙方迸發出巨大的動力相識相愛相處,相互磨合。

而愛情的未來走向則由「客體之愛」決定—— 即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漸漸退去了移情和理想化帶來的濾鏡,從新奇的刺激變成了熟悉的平淡, 歷經雙方過去客體關係中創傷激活的痛苦考驗,逐漸看清另一個真實的人越來越多與深刻的好與壞, 在關係中體驗到全部的愛與攻擊性,依然還能攜手共度生活中的風雨考驗。

在這樣的「長期考驗」中,如果: 兩個人褪去了對另一半理想化的光環後也依然能承受住失望,還懷有著對另一個人真實的欣賞和認同; 在激發兩個人內在「壞的客體關係模式」而相互「投射性認同」時依然能承受得住痛苦, 彼此盡力覺察、反思、溝通和磨合,如同兩個原本不那麼匹配的血肉之軀做的齒輪艱難的逐漸磨合在了一起; 在兩個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理解、整合、接納彼此作為另一個真實的人的好與壞,共情的看見彼此的傷痛; 在相處的過程中體驗到愛與攻擊性的同時,覺察和控制自己的攻擊性,並且隨著客體的愛發展越來越深,使愛勝過攻擊性。

最終攻擊性的部分越來越少,攻擊性能越來越容易的融化在愛中; 在攜手共度生活的風雨考驗時,彼此發展出互動良好,讓雙方都感到可長期持續的合作模式,從中共同體驗生命中的苦與樂,日積月累出深厚的情誼。

最終隨著歲月的流逝,客體的愛發展得越來越豐富、深刻、長久。 這些投入、付出、心血、傷痛、美好,成為了人生漫長旅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彼此深情的、長久的投入也使得兩個人對彼此是如此的獨特和重要,開出了心中獨一無二的玫瑰。 這樣的婚姻,便是可以幸福,而且很有可能長期幸福的婚姻。
溫澤峰 • 549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15K次觀看
徐程瀅 • 42K次觀看
徐程瀅 • 17K次觀看
徐程瀅 • 23K次觀看
溫澤峰 • 11K次觀看
溫澤峰 • 14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7K次觀看
徐程瀅 • 14K次觀看
徐程瀅 • 8K次觀看
徐程瀅 • 30K次觀看
喬峰傳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溫澤峰 • 18K次觀看
溫澤峰 • 6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尚娥媛 • 37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