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範,不少人本該定期查肝功能、做B超,可這些檢查費也就幾十上百塊,總有人拖延到幾年都不做一次。
到醫院一查,病灶長得比拳頭還大。
不能不說,有時候「心大」比「病大」更可怕。
臨床里有個常見場景——患者家屬忍不住抱怨:「醫生啊,他早就該體檢,我勸他多少次了,他都不聽。」一邊是家人的絮叨,一邊是患者的耳朵半拉子聽半拉子不聽,最後只能是悔之晚矣。
身體的訊號往往表現在細碎的生活細節里:比如突然對油膩的食物產生厭惡,比如夜裡不喝水也經常口乾,比如小便顏色越來越深而原因不明。
這些都是在推門提醒。
可惜,人們更願意相信「就是最近累了」這種解釋。
畢竟這樣活得輕鬆,不用面對疾病的恐懼。
可逃避總歸是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