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時,國庫中還剩多少銀子?工作人員打開門後都看懵了!

2025-11-11     花峰婉     反饋
3/3
洋務運動搞得正激烈,大家都盼著中國能強大起來。誰知道慈禧為了給自己辦六十大壽,直接把這筆錢挪走了。

這兩千萬兩銀子修了頤和園,辦了壽宴,請了戲班子,場面辦得風風光光。慈禧自己開心了,北洋水師卻沒錢買炮彈、修軍艦了。

軍艦上的大炮只能裝木頭炮彈充數,看著威風,打起仗來根本沒用。

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海軍的軍艦都是最新式的,北洋水師的裝備已經落後了十幾年。

李鴻章心裡明白得很,跟日本人打海戰根本沒勝算。可是朝廷的命令下來了,不打也得打。

結果黃海海戰一敗塗地,威海衛被圍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丁汝昌自殺殉國,鄧世昌撞艦而亡。這場戰爭不光輸了面子,還輸了里子。

光緒年間:賠款賠到只剩一百萬

光緒登基的時候,大清看著還挺有錢。

朝廷每年的收入有八千多萬兩,開支也就七千萬兩左右,帳面上還能有盈餘。可是打仗賠款這件事,徹底掏空了國庫。

1885年的中法戰爭,大清雖然沒輸得太慘,但是和法國簽訂條約的時候,還是損失了不少利益。越南這個藩屬國丟了,白銀也賠了。這還只是個開始。

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馬關條約》簽訂。日本人獅子大開口,要兩億兩白銀的賠款。這個數字是當時大清朝兩年多的財政收入。

朝廷上下都傻眼了,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只能向外國銀行借高利貸,利息高得嚇人。老百姓的稅賦也加重了,家家戶戶都要多交錢來還這筆債。

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帶著光緒逃到西安。第二年簽訂《辛丑條約》,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分三十九年還清。

這筆錢加上利息,總共要賠十億兩。這個數字已經不是天文數字能形容的了,就是把整個大清賣了也不夠賠。

朝廷為了籌錢,把能賣的都賣了,能借的都借了。地方上報說某某地方鬧災荒,朝廷也拿不出錢來賑災。

國庫里的銀子越來越少,光緒二十六年的時候,國庫存銀已經不到一百萬兩了。這還不算欠下的那些外債。

溥儀退位:打開庫門只見十兩銀子

1908年光緒和慈禧前後腳去世,三歲的溥儀當上了皇帝。攝政王載灃替他處理朝政,可是這時候的大清已經病入膏肓了。

各省鬧獨立,朝廷號令不出紫禁城。袁世凱手握重兵,朝廷還得看他臉色。

辛亥革命爆發後,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朝廷想派兵鎮壓,發現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

國庫里已經空空如也,借錢也沒人願意借了。外國銀行家們心裡清楚,大清這艘破船快要沉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六歲的溥儀簽署了退位詔書。

大清朝就這樣結束了兩百六十八年的統治。按照清室優待條件,溥儀還能住在紫禁城,每年還能領四百萬兩的生活費。可是這筆錢從哪裡來呢?

負責交接的官員們打開國庫的大門,想看看裡面還剩多少銀子。

結果所有人都傻眼了。偌大的庫房裡空蕩蕩的,地上只有十兩碎銀子。這就是大清朝留給後人的全部家底。

想想當年雍正留下的六千萬兩,乾隆時期的八千萬兩,再看看眼前這十兩銀子。

這個對比實在太諷刺了。從盛世到滅亡,不過一百多年的時間,國庫就從金銀滿庫變成了十兩碎銀,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這十兩銀子後來被工作人員收起來,作為歷史見證保存了下來。每個看到這十兩銀子的人,都會感慨萬千。

《——【·結語·】——》

清朝從康熙的八百萬到雍正乾隆的數千萬,再到光緒年間的一百萬,最後到溥儀退位時的十兩,這個變化過程就是大清衰敗的縮影。

戰爭賠款、貪污腐敗、統治者揮霍無度,每一項都在吸食著這個帝國。當國庫只剩下十兩銀子的時候,大清的滅亡已經註定了。

這個教訓告訴我們:再強大的國家,如果不思進取、閉關鎖國、揮霍無度,也會走向衰敗!

信息來源

《清實錄》

《清史稿·食貨志》

《晚清財政說明書》(光緒朝)

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宮廷史料彙編》
呂純弘 • 130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