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液,其實是心臟對外界「喊話」的一種方式。尤其是中老年人,若在活動量與出汗量之間出現明顯不匹配——比如爬兩層樓就大汗淋漓,或飯後走路十分鐘就開始胸悶出汗——這時候,心臟已經不堪重負了。
很多人對心梗的認識,還停留在「捂著胸口倒地不起」的戲劇化場景,真正的心梗,往往是「悄無聲息地臨近,然後突然爆發」。
有一項發表於《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的研究指出,約23%的急性心肌梗死在發作前,並無明顯胸痛,而是以出汗、乏力、噁心等非典型症狀為主。
這類「沉默型心梗」最容易被忽略,尤其在女性和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見。
臨床中,我遇到過一位老阿姨,62歲,平時血壓正常,心電圖也沒啥問題。那天清晨,她突然出了一身冷汗,沒當回事,照常做飯、掃地、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