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可不是一般的水塘,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最深處有1642米,平均深度也超過700米。人類潛水紀錄也就300多米,再深就扛不住水壓了。俄羅斯在2008年用「和平」號潛艇下到1592米,創了紀錄,但那時候主要是測深和研究地質,沒撈黃金。
2009年,他們又派兩艘小型潛艇,花了450萬英鎊,名義上是研究生態,實際上就是在找黃金。結果在湖底400米左右發現了些長條形的閃光金屬物體,看起來像黃金,但用機械臂一抓,湖底的泥沙太鬆散了,東西滑脫掉,根本拿不起來。
專家們說,這湖底環境太複雜了。泥沙層厚,黃金可能被埋得很深,或者散落得到處都是。貝加爾湖面積3.15萬平方公里,比好幾個省還大,要找准位置就跟大海撈針差不多。地震也多,一年兩千多次,湖區在板塊交界處,隨時可能有地殼活動,打撈設備下去風險太大。氣候也極端,冬天零下60度,夏天也涼,操作起來費勁。
更關鍵的是生態問題。貝加爾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自然遺產,裡面有上千種獨特物種,好多是別處沒有的,比如貝加爾海豹。俄羅斯政府管得嚴,2019年就開始限制遊客數量,怕旅遊業污染湖水。
普京在2009年親自坐潛艇下到1395米,看了湖底污染情況,回來就下令加強環保。打撈黃金肯定會攪動湖底,揚起泥沙,影響水質和生物鏈。專家覺得,相比黃金,保護這個「西伯利亞藍眼睛」更重要。要是貿然撈,生態破壞了,國際上還得挨批。
成本也是個大坎。組織一次大規模打撈,得投入巨資,潛艇、聲納、遙控器啥的都不便宜。俄羅斯經濟這些年也不算太寬裕,烏克蘭衝突後更緊巴巴的。私人公司想試試,也得政府批准,可批准了萬一撈不上來,錢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