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特・張伯倫的單場 100 分
單場100分,這個數字本身就帶著 「非現實」 的色彩。1962 年 3 月 2 日,張伯倫在對陣尼克斯的比賽中狂砍 100 分,其中下半場 61 分,第四節單節 31 分,全場 63 投 36 中,罰球 32 中 28—— 這樣的表現,哪怕在籃球遊戲里都需要 「修改參數」 才能實現。有人質疑這場比賽的含金量:儘管當時沒有 24 秒違例規則,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在一場比賽中保持如此高強度的得分節奏,本身就需要逆天的身體天賦與得分技巧。張伯倫身高 2.16 米,卻擁有中鋒中罕見的靈活性,既能籃下強打,也能中距離跳投,這種 「全面性」 讓他在那個年代難逢對手。
現代籃球想要複製這一紀錄,難如登天。如今一場 NBA 比賽節奏更快(場均回合數從 60 年代的 80 + 提升到現在的 99+),但防守體系更嚴密,球星場均出手通常在 20-25 次,即便是 「得分狂魔」 科比,單場81分已是極限(2006 年,46 投 28 中);且現代球隊更注重 「體育精神」,絕不會放任對手刷分,甚至會通過戰術犯規等方式打斷得分節奏。近 20 年,單場 60 + 已屬罕見,70 + 僅少數人做到,張伯倫的100 分,註定是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