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森:1 米 83 的 「答案」,差 5 厘米成就傳奇
阿倫・艾弗森,NBA 歷史上最具爭議的 「小個子巨星」。他用 1 米 83 的身高,在長人如林的聯盟里掀起 「孤膽英雄」 的風暴:4 次得分王、1 次 MVP、11 次全明星,2001 年更是單核帶領 76 人殺進總決賽,直面 「OK 組合」 砍下 48 分,成為無數球迷的青春記憶。可即便他的進攻天賦拉滿,生涯依然與總冠軍無緣,後期更是因傷病迅速隕落,而 1 米 83 的身高,正是他 「悲情英雄」 的伏筆。
身高帶來的最大問題,是進攻選擇的局限和傷病的累積。艾弗森的進攻依賴 「極致突破」 和 「急停跳投」:為了過掉比自己高 10 厘米以上的防守者,他需要頻繁變向、加速,這對膝蓋和腳踝的消耗極大;到了生涯後期,他的膝蓋勞損嚴重,爆發力大幅下降,得分效率也隨之暴跌。防守端,1 米 83 的身高讓他幾乎無法限制任何外線球員 —— 他的防守效率常年在聯盟中下游,所謂的 「賭博式搶斷」 雖然亮眼,卻經常導致球隊防守失位,2001 年總決賽對陣湖人,他無法限制科比的突破,成為球隊失利的重要原因。
若艾弗森能再高 5 厘米,達到 1 米 88 的身高,他將成為 「攻防一體」 的超級分衛。進攻端,他的突破依然犀利,但無需再用 「極限變向」 消耗身體,傷病風險降低,巔峰期能延長 3-4 年;跳投出手點升高後,他的得分穩定性會更強,或許能多拿 1-2 次得分王。防守端,1 米 88 的身高搭配他的速度和預判,足以限制聯盟大多數分衛,甚至可能入選最佳防守陣容。2001 年總決賽,若有這樣一位艾弗森,76 人或許能從湖人手中偷走 1-2 場勝利,甚至衝擊總冠軍,而他也將超越 「悲情英雄」 的定位,成為真正的 「傳奇分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