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大政策持續的時間都很長,影響也非常深淵,比如剃髮易服,摧毀了漢人的文化認同和民族尊嚴,自此淪為滿清仆奴,壓抑地生活了二百多年,許多人直到清朝滅亡之後,都不敢輕易剪掉頭上的辮子,可見其奴性之深,已經無可救藥了。
占房圈地、投充逃人和屠殺百姓,則極大加深了滿漢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所減緩,但從未被遺忘,比如積極為滿清效力的紀曉嵐,就曾在自己的筆記中說,他的祖先也是死在滿清手上,他雖然無法報仇,但從未忘記仇恨。
清朝統治中原期間,反清復明運動從未停止,其本質就是反抗清朝的暴行。
試想,如果清朝不實施這四大弊政,而是與各族人民和諧共處,我想族群不同或將不會成為清朝統治全國的障礙。
清朝末期,孫中山先生之所以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樣的口號,正是因為滿清四大弊政對華夏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
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後乘中國多事,長驅入關,滅我中國,據我政府,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有不從者,殺戮億萬。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於斯!滿洲政府窮凶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洲漢軍人等,如悔司來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殺無赦!漢人有為滿奴以作漢奸者,亦如之。
這一口號發布之後,漢族響應者如雲,清朝最終在革命的浪潮中滅亡。
多爾袞作為這四大弊政的制定者和實施者,他如果想到會是這麼個結果,一定會感到後悔,只可惜他殘暴至極,目光短淺,被眼前利益所麻痹。